近日,由中国化工学会主办的第八届全国“互联网+化学反应工程”课模设计大赛在成都落下帷幕。大赛旨在提升学生对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兴趣与参与度,锻造学生的工程思维与分析能力。化工海洋与生命学院“未来之星”团队,在指导教师彭冲教授指导下斩获全国一等奖。这也是化工海洋与生命学院参赛团队在彭冲教授的指导下连续两年在该项赛事中荣获全国一等奖。


在以草酸二甲酯作为关键中间体的煤制乙二醇工艺中,其制备过程往往备受关注。在彭冲教授的悉心指导下,由闫子健、高闻璟两名学生组成的“未来之星”团队以工业中关键的煤制乙二醇工艺为背景,聚焦一氧化碳氧化偶联制草酸二甲酯这一反应过程,致力于通过建模与优化,提升反应效率与产物选择性,为工业列管式偶联反应器的改进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挑战,他们全力以赴,投入大量课余时间,不断推进模型构建与算法验证工作。在最后冲刺阶段,团队发现自身算法结果与已有文献存在差异,他们通过重新校核建模约束条件,并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不仅验证了自身模型的合理性,还获得了更全面、可靠的结论,实现了算法层面的突破。这一过程不仅深化了团队学生对反应工程知识的理解,提升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更体现出团结协作、敢于质疑、科学求实的团队精神。
校区始终将创新创业教育置于学生培养的核心地位,持续深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育人机制,积极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与工程实践能力体系化建设,鼓励学生在科技竞赛与创新实践中锤炼系统思维、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面向未来、兼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领军型人才。
审核:王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