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最大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小的时代。这是一个被信息环绕的时代,这是一个被电子技术统治的时代。
6月5日,应大连理工大学电信学部的邀请,施敏院士于本日14:00做客“百川讲堂”,为大工学子授业解惑,带大家走进电子世界。
他和蔼慈善,完全没有想象中院士的威严与古板。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提出全程站着授课。在伊始就给我们以警醒:我们拥有最具生命力的身体,几乎睡掉了最美妙的年华,懒惰着日渐颓废的内心。顿时,现场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一次,是感动。
施敏院士首先为我们分析了电信的发展和当今世界的工业格局。对于电信而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功的超越汽车行业成为当今世界工业份额的最大占有者。可以说是工业发展的领头羊。施敏院士通过列举世纪之交的一系列伟大成就,对这一现状进行了佐证。随后,施敏院士又展示了大量珍贵的图片和资料,为我们还原出一个电信的发展史并呈现出了那一代电信人的努力与成果。
随着讲座的深入进行,施敏院士的话题从专业领域转向了人生的经历与领悟。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半导体的介电常数问题。施敏院士并没有轻信专家的结论,而是对其差别进行了自己的探究,最终获得了正确的结果。所以他说认为人生一大悟: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第二个故事与半导体器件物理学的诞生息息相关。被老板排除在半导体的项目之外。苦闷之际,他沉下心完善了自己的知识。最终写出了半导体器件物理学这部学术名著。因此他的第二个领悟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些时候,挫折不是一个绊脚石,而是我们进步的阶梯。第三个故事是环宇公司的诞生。英语上的不足导致施振荣没能够去外企工作,同时也与出国深造失之交臂。重压之下创立了环宇公司。正是当初这个选择,铺设了施振荣先生日后光辉的创业之旅。“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烙印深深刻进了每位同学的脑海。第四个故事是,台湾微电子工业的开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世界上的主流工业依然是汽车机械类的。在那个时候,台湾政府发现了微电子的前景,于是投入巨额资金到这个当时还很不起眼的行业,积极派人出国深造学习。最终,给台湾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这件事情带给施院士的领悟是——择善固执。我们必须有先见,有信心。一旦认定一件事情,那就应该做到底。第五个故事是闪存的发明。王安博博士当初发明闪存,仅仅是因为强烈的好奇心,和勇于尝试的决心。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必当具备好奇和不断尝试的心。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当施敏院士讲完他的经历和感悟之时,昔日种种拼搏奋斗的画面仿若映入眼帘,大家冥想咀嚼,顿时现场掌声雷动,久久不能停息。
讲座的尾声,施敏教授回归到了他的专业,为大家讲起了电信的前景。电信在当下的中国,乃是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所以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认真学习研究电信的知识。同时,他也为我们大连理工大学的发展做出了指引。二十一世纪,是电信的时代。我们学校既然想要建成国际知名的研究性大学,应该明确发展方向。有所舍,才能有所得。大力发展电信是势在必行的。他的坦率与睿智又一次引来了现场的热烈掌声。
进入提问环节后,施敏院士耐心回答了众多学生的问题。他不拘泥于自己的专业,回答的内容既有人生的发展,还有当下中国的学术氛围,也有关于大陆的教育制度。此外,施敏院士也对我校以及中国大陆的教育体系提出了不少建议。过程中,施敏院士那不时流露出的君子不器的品质,造福人民的思想,无不体现着他高尚的人格。我们每个学生,都应该修好身,做好人,行好事,立好志,树好品。那讲座之中的阵阵掌声,不仅仅是对施敏院士的赞美,也是我们的警示之音。这是电子的时代,也是我们的时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努力完善自己,让我们的祖国在电子时代中复兴,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使命。
讲座结束时,由团委讲坛部的工作人员,为施敏院士赠送礼品。在有序的退场中,讲座圆满落幕。
责任编辑:那高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