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聆听天府古琴遗韵
——记天闻琴韵古琴学习实践调研团
一.天府之都觅琴韵
1月22日上午,天闻琴韵实践团队的成员相继从全国各地来到成都这个充满魅力的川派古琴发源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对古人来说,不但是乐器,也是抒怀寄情之物。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是国乐之精粹,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融合了人们智慧的结晶。古琴是一种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是传统高雅艺术的典型代表,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其意义与价值远远超出了一般的传统音乐。本次实践活动紧紧围绕“深入探索古琴文化,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进行,以郭金明老师为指导老师,共包含了五天的实践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参观,座谈,寻访,欣赏,试弹等形式,引导成员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受教育,受熏陶,提高个人修养的目的。

实践团在报名前期,队长从七十多份报名表中确定了实践团队员,并确定了实践团队的行程安排。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这几天,队员们先后走进了杜甫草堂,宽窄巷子,空林琴馆,锦里,四川省博物馆,曾成伟古琴工作室,并参加了古琴音乐会,从方方面面了解了古琴文化和巴蜀文化。
在杜甫草堂和宽窄巷子,队员们除了感受到了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体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还进行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的问卷调查,通过邀请普通市民填写问卷来统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存状况。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方式、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被不同社区和群体在适应周围环境和自然的过程中和与其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地再创造,为他们提供持续的认同感,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通过这项活动,实践团队主要想了解目前非物质文化的存留,以及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关注。

在空林琴馆,队员们受到了琴馆老师的热情款待,在此参观琴馆,并学习古琴的基本知识,大家也十分认真的学习弹奏古琴,经过一天的学习,队员们手都磨红了,但大家的热情都很高,也学会了古琴的基本弹奏方法,进一步了解了古琴文化。在高雅的古琴声中,我们也渐渐感受到“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意境了。

最让人难忘的还要是在四川音乐学院听的古琴音乐会了,四川不愧是古琴的发源地,全场座无虚席,来自全国各地的古琴爱好者齐聚一堂,另外还有成都各大知名琴馆,在这近两个小时的古琴音乐的欣赏中,似乎被带到一个空灵的世界,享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

在欣赏音乐会的同时,由队长带队的三名同学拜访了音乐会主办方——川派古琴协会会长曾成伟老师的古琴工作室,与工作室的老师交流并深入地了解了古琴文化。其中,老师还推荐了几部琴艺研究的学术性书籍,队员们可谓是大开眼界。
是怎样的文化氛围,使得成都这天府之都孕育了川派古琴呢?针对这个问题,队员们访问了四川省博物馆以及锦里文化街,充分地了解了成都本地文化。

经过了五天的社会实践,从最初的对古琴怀着一颗憧憬与好奇的心情,到通过九进一的报名选拔,再到完成到这个社会实践的前期活动,大家从陌生到熟悉,相互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我们共同接受着古琴文化的洗礼,对非遗,对古琴的现状也心生忧虑。虽不及大师们博学多识,我们也殷切期盼着通过自己的力量唤醒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经过“天闻琴韵”实践团队成员们的讨论,大家一直认为我们的社会实践不应止步于此,不应局限于这短短的五天,后期我们还将开展一系列的宣传讲座或现场演奏交流,让更多的人像我们一样了解古琴文化,了解非遗文化那千年流传的古韵。
二.实践队员日记摘录
(一)杜甫草堂——绿水草庐寻琴韵
空林里馆,天府琴韵依旧。
普天闻阁,川蜀流水绵长。
古琴,又称瑶琴,七弦琴,是中国汉民族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自古,“琴”为其特指,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

正所谓“龙生九子,各有所好”,琴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带有强烈个性化的艺术。不同地域,不同师承,不同琴家对古曲谱不同的理解方式,御琴人的不同心境,各有特点不尽相同。琴家们古琴在千年的传承过程中自然衍生出了诸多流派,如广陵派、诸城派、燕山派、蜀山派、岭南派等。而其中,蜀山派古琴是当今中国最具代表性、流传最广泛、内容最丰富的一支古琴流派。
“天闻琴韵”实践团队此行目的,正是实地探访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蜀山古琴派,即川派古琴。
从辽宁出发前往四川,经过漫长的车马行程后,团队的成员稍事休整,当天下午前往“诗圣”杜甫在川蜀的故居——成都杜甫草堂。“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杜甫正是在这里完成了从一介书生到忧国忧民的大诗人的完美蜕变。“天闻琴韵”实践团队将这里设为本次活动的起点,一方面是出于对一代文豪的崇敬之情,希望本次对传统文化的寻访工作能够圆满完成,另一方面,草堂地理位置处于市中心人流密集区域,便于我们的实践调查。

在队长熊柯旭带领下,一行八人分为四组,进行问卷调查工作。四组分别负责草堂景区内部,入口,人行路,公共休息处等地。待分拨已定,大家分别带着一摞厚厚的问卷开始了实地调查工作。问卷为选择题形式,为了方便答题者,共设七个题目,包含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目,关于古琴的了解程度,对于古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看法等。在调查之初,因为大家都是第一次做此类工作,难免碰到一些困难,比如有些受访者对我们身份与目的存在怀疑,团队成员多是外地首次来川,难免有时语言不通,有受访者对于调查内容存在误解等。所以,在调查活动的开始阶段,我们进行的并不顺利。熊柯旭在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及时的联系到了每个人,大家在草堂内开了进行了一个简短的会议,就遇到的问题个人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每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总结了调查初期的一些经验后,我们总结出了口头用于上要简短,直入主题,说话语气需偏快的技巧,在有了经验教训后,接下来的工作进程明显加快了许多。为了吸引群众的注意,我们与园区内的建筑工人沟通,取得了一根竹竿作为旗杆,让我们的队旗在微风中飘扬了起来。队长为吸引群众,牺牲自己穿上了汉服长袍,行走在景区内,更为景区增添了一缕古色古香。
在结束了当天的调查工作后,大家在一起聚餐,并对当天的活动进行了总结,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的心得与体会。我们共收集了有效问卷一百余份,受访人数逾二百人。最后,队长将第二天的活动安排进行告知。
(二)走进古琴文化的摇篮——蜀文化
文化是不具有独立性的,就好比竹文化会很大程度地与君子文化相关联一样,要探究川派古琴文化,自然也不能不去了解巴蜀文化。于是,在整个活动流程中,队长留出了一天时间给大家安排了一次成都文化行。

上午,天闻琴韵团队一行人前往了成都锦里街,锦里是一条成都的文化古街,其中云集各种成都小吃,特色文化表演,本地特产等。相传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而当时的成都也被成为锦里。
在参观了热闹而不失古韵的锦里文化街之后,团队一行人吃过中饭,稍事休息,下午便前往四川博物馆进行参观。由于我是成都本地人,早先来过一次,对各展馆的内容有很多了解,所以我便帮队长给队员们介绍各展馆所涵盖的文化类型及存在的时间段,再由他们根据各自的喜好选择参观的地点,我自己则先去看张大千的画展。毕竟张大千在中国所有艺术领域内都卓有成就,被誉为“东方的毕加索”,可以说他的作品是巴蜀文化长河中一颗闪耀的明珠,点亮一方水土上人们的艺术心灵。即使是这样的一位奇才,也是在四川的悠久历史文化的熏陶下不断磨砺而成,足见巴蜀文化对艺术的深远影响。
在探访文化的旅途上,需要我们放下内心的包袱,洗掉浮世的油彩,脱下紧身的行装,自由地,全身心地投入,感受文化带给我们的美丽。而现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很多慢工出的细活越来越难以立足、生存,古代的优秀文化正在逐渐被人们所淡忘,我们团队行动的初衷正是要让普通人都能去了解历史的那些事儿,从而提高公众的文化保护意识,让那些曾经辉煌的民间传统文化不再仅存在于博物馆的玻璃橱窗内,而是生长于我们的心中。
(三)空林琴馆觅琴音
清晨,伴着黎明的第一缕微光,“天闻琴韵”实践团队开始了第二天的活动。实践团队来到了原址于成都古刹文殊院的知名琴馆——空林琴馆。空林琴馆是川派古琴馆的杰出代表,除四川本地人外,有全国各地的学员慕名前来学习。第一次进到琴馆,我就被它的古香古韵给迷倒了。它的装潢,它的陈设,它传出的的缕缕琴音,仿佛像是带领我们穿越到汉唐时代,奔赴一场以古琴为主角的盛会。琴馆和蔼可亲的女老师给我们泡了茶,了解了我们“天闻琴韵”古琴文化调研社会实践团队的情况。她对我们的团队的古琴文化学习调研活动表示了赞赏与欣慰。并表示可以提供场所让我们进行古琴学习。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琴的指法变化多端。演奏时,将琴置于桌上,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古琴技法甚多,古时有超过一千种,今常用指法仅几十种,例如右手的抹、挑、勾、剔、打、摘、擘、托(即“右手八法”)、轮、拨、剌、撮、锁、如一、滚、拂、双弹等,左手的上、下、进复、退复、吟、猱、罨、跪指、掏起、带起、爪起、撞、牵、全扶、半扶、龊、间勾、转指、索铃等。
而队长从学琴到今已有六年之久,琴艺不凡,上述的几十种手法更是用得出神入化。队长坐于教室前方的琴椅上为大家讲解古琴的演奏方法,每当讲到一种指法,便起身拿笔在黑板上写下古琴谱中似字非字的符号,并逐个向大家示范其手法。之后,大家学习了一首简单的古琴曲《沧海一声笑》。

初次接触古琴弹奏的成员们在学习之初都略显吃力,但在队长的耐心教授下,大家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显然,相比于参观,采访这样的学习方式,亲身尝试才能带来最佳的体验和最浓厚的兴趣,同时,这也让我们正确的认识了古琴文化的魅力。总有人喜欢以中国音乐单线发展而没有发展和弦来“证明”中国音乐是落后的音乐。然而,古琴艺术的魅力早已不局限于琴弦的振幅和频率这种机械而肤浅的层次。在接触了古琴后你就会懂得,西洋乐,悦耳,古琴音,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