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校区特写】解密盘锦校区学业导师制

来源:教学事务部  作者:刘畅  编辑:张涛  更新:2013-11-25
分享到:
                     中西交融,与时俱进——解密盘锦校区学业导师制

    古代书院中的导师制精髓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相对于太学、国子监等官学,中国古代私人讲学的书院真正实现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书院之名始见于唐代,但发扬光大于宋代。举世闻名的四大书院便发源于宋朝。书院作为我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在教育教学、学术交流与创新、人格塑造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学贯中西的胡适曾指出:“书院实在占教育上一个重要的位置,国內的最高学府和思想的渊源,唯书院是赖。要知我国书院的程度,足可以比外国的大学研究院。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书院制教学推崇百家争鸣的宽松学术氛围。师生间互为学友,教学相长,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如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常与学生共同讨论,由此形成会讲形式。后世书院把师生互讲和讨论作为一种制度确定下来。在这种论辩式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仅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在于引导学生“乐学致远”,根据学生个性志趣因材施教,培养兴趣,启迪思维,提高“学”与“思”的能力,使其“识精而思锐,不惑于常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侧重于指引者,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与西方大学的导师制可谓异曲同工。同时,书院教育崇尚在治学的同时不忘修身,“尊德行而道问学”,将传授知识、研究学问与正心修身、完善人格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拥有高尚人格的杰出人才。

在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大潮中,辉煌千余载的书院逐渐黯淡,但如成立于民国四年(1925)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却仍保留着书院的精髓。研究院不设学位,学制参照中国古代书院和英国大学,采用“导师制”,旨在研究“中国固有文化”,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国学研究人才。研究院聘请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四位国学大师为研究教授,四年间培养出的70名毕业生在文、史、哲等学科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再次证明了中国传统书院教学的深厚潜力。

西方名校的导师制渊源

西方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本科教学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其一流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关键所在。始建于12世纪的牛津大学,是英国第一所国立大学,被美国前总统卡特称为“世界学术中心”,共培育出6位英国国王、26位英国首相、多位外国政府首脑(如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近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一大批著名科学家,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与其实施700多年的导师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牛津大学导师制最初产生于14世纪,19世纪时开始成为一种以学院为依托,以本科教学为主旨,以导师个别教学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制度。

牛津大学教育理念的精髓在于推崇自由教育,其教学的核心在于师生双方的协作和互动。通过师生共同思考、探究同一个问题实现教学相长、事半功倍的目的。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同时也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及能力。导师制不拘泥于传统形式的课堂教育,而是寓教于“启”。“导师与二三学子,时常相聚一堂,或坐斗室相对论学,或集诸子茶点小饮于导师之家,剖析疑难而外,并得指示学生修养之法,解答学生个人问题。导师视门人如子弟,门人视导师如良师益友,从学之期虽暂,而缔交辄终身,受其潜移默化,不觉品德与学问俱进也。”导师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在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也给予心灵和智慧的启迪,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

林语堂先生曾评价道:“牛津剑桥的学生所以好,得益于导师制度,导师坐在那里喷烟,喷得你天才冒火。”这种看似随性,甚至“非礼”的培养模式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在高谈阔论和彻夜长谈中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以及企业家、银行家等。

    盘锦校区的学业导师制

按照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要求,盘锦校区从诞生起就拥有了一个更高的起点。为使校区学子切实享受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让学术大师从讲坛走入学生生活,校区借鉴了中国古代的“书院制”以及牛津剑桥等西方名校的“导师制”,开创性地将“学业导师”和“成长导师”相结合,共同护航学生成长,以期实现“1+1>2”的培养目标。“成长导师”类似于剑桥大学的生活导师,主要负责指导和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而“学业导师”则侧重于通过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给予学生启迪和思考。每周一到周五,从校区领导到授课教师,每天晚上都有至少一位老师为学生提供指导。谈话内容也并非仅限于学业。从专业前景到人生规划,从答疑解惑到人生感悟,作为人生前辈的老师们更像是学生们的人生导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业导师给出的答案并非是绝对的,也不是唯一的,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气,在欢声笑语中碰发出思辨的智慧火花。

多年来习惯了“秉烛夜读”的学生们在进入大学后反而陷入了自由的“牢笼”。突然之间没有了老师的督促,家长的管制,很多同学感到迷茫:我该如何规划4年的大学生活,为自己争取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直接面向学业导师的一对一指导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倾诉的机会,使导师可以因材施教,更具针对性地开展个别指导。

以往的大堂授课、定期考试的方式起源于图书资料有限且极其昂贵的年代,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单一采取这种教学模式越发与精英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精英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指培养社会高端人才以及高水平学术人才。这两种人才的共通之处在于具有敢于打破常规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是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能否占领科技制高点的关键。同时,具有远大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是精英人才的显著特征。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依靠的是某一门课程以及为数较少的辅导员,授课教师则偏重于知识传授,使得高等教育中存在“智育”与“德育”相脱节的隐患。盘锦校区的学术导师制正是基于上述思考,力图在宽松的学术氛围中对学生开展启发式教学,使之在完成知识积累的同时培养触类旁通、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建立起高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真正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真谛。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道出了对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思考。或许咨询室门外走廊悬挂的标语已经给出了答案:“满怀爱生之心,恪守为师之道,善谋导航之策,多做利生之事。”始源于东方,发扬于西方的导师制在盘锦校区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得以延续,并焕发出新的光彩。这一具有开创性的举措也必将成为日后校区毕业生们心中难以割舍的大工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