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深入用人单位,掌握人才需求,助推地方发展

来源:校区青年教师暑期社会实践团  作者:文字:张涛 黄浩 图片:黄浩  编辑:潘锦轩  更新:2014-09-25
分享到:

深入用人单位,掌握人才需求,助推地方发展

——盘锦校区青年教师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深入盘锦调研

      

      为盘锦市实现向海发展战略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撑、技术支持、文化支撑和思想支持,服务城市发展,同时,搭建起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桥梁,提前做好校区未来毕业生就业准备工作,在校党委宣传部的部署下,8月26日至9月3日,7名盘锦校区青年教师在校区人力资源与党群工作部的大力支持下,由食品与环境学院院长助理占敬敬教授带队,深入盘锦市,分别走访了中国石油辽河石化分公司、兴隆大家庭以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盘锦市不同性质的企事业单位,了解人才需求情况,为校区未来的就业工作做好准备。

    聚合光热 播散欢喜——中国石油辽河石化分公司

    8月26日上午,实践团队走访了中国石油辽河石化分公司。辽河石化公司全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石化分公司,是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区性炼化公司。企业始建于1970年,1971年建成投产。经过40年的发展建设,现已成为年原油加工能力500万吨、固定资产31.36亿元的炼化企业。公司以“建设稠油加工基地,打造现代化特色精品企业”为目标,坚持“原料以稠油为主、产品以沥青为主”的特色发展战略,凭借地处“沿海、靠近油田”的地缘优势,在加工辽河稠油和超稠油方面独具特色。公司生产的“欢喜岭”牌道路沥青、燃料油、特种工艺润滑油、液化气、聚丙烯、石油焦等六大类百余种质量上乘的石油产品,畅销国内并远销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其中,重交通道路沥青和环烷基润滑油是中国石油的特色产品。

   

    辽河石化人事处马处长分别就企业现状、人才引进情况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并回顾了与大工的合作情况,表示辽河石化与大工的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双方可以在以往合作的基础上,互通有无,发挥各自特长,加强合作。同时,马处长对该公司聘用的大工毕业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大工的学生具有综合素质高、上手速度快以及适应工作环境能力强等特点,同时,也对未来毕业生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在思想品德和社会实践能力上不断锤炼和完备,拥有和企业共同成长的愿望。

   

    在座谈中,学生工作部的李少阳老师和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的潘昱博士分别就校区的培养模式和国际化办学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随后,实践团队在两名大工校友的带领下,参观了辽河石化的中央控制室和实训基地。

   共创造 共分享——兴隆大家庭盘锦兴隆大厦

    9月3日上午,实践团队来到盘锦市商界龙头企业——兴隆大厦进行调研,受到了企业人员的热情接待。据相关负责人员介绍,兴隆大家庭是辽宁省最大的民营商业集团,1993年创建于盘锦,兴隆大厦是其母体企业。近年来,企业保持高速的发展,现已在东北三省19个城市拥有商场29家、生活超市10家、酒店3家和其他产业公司6家,商业经营面积达200万平方米;同时,还有在建的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商场40余家。2013年,集团年销售达141亿元,为国家缴纳税金7.2亿元,员工总数近5万人。在中国零售企业集团排名中名列第18位,在2013年中国连锁百强中排名第45位,在中国民营500强中排名156位。自2005年起,兴隆集团为适应高速发展的步伐,启动了“大学生”招聘计划,至今已成功实施九期,吸引近万名优秀大学生,产生了一大批企业一把手及专家能手。

   

    兴隆集团精细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让实践团队的每个成员印象深刻。在座谈中,教师们详细了解了兴隆集团的人才现状、人才培养机制以及人才需求情况,并对员工薪资待遇和发展空间等问题进行了询问。双方还就未来学生实习、人才培训及校园招聘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超拔的目标 超强的管理——盘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实践团队的第三站走访了我校在盘锦市首家科研教学实践基地共建单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盘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在原市卫生防疫站的基础上组建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负责全市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卫生技术服务与管理的专业技术机构。

   

    中心主任徐健峰亲切接待了团队成员,并向老师们介绍了中心基本情况以及中心未来的发展规划,表达了对应用化学、食品检验以及微生物等方面人才的强烈渴望。同时,团队的教师们还就实验室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徐建峰主任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得到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随后,团队成员参观了中心的实验室,对中心的实验条件和水平大加赞赏。

   

    此次调研活动搭建起校区和盘锦地区用人单位的沟通桥梁,促进了校企之间的深度交流,拓展了校区未来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走访企业通过与团队成员的交流,感受到校区丰富的人才储备和强大的科研实力,对于其规划企业(单位)的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团队里的青年教师们通过走进用人单位参观、座谈、调研,了解到央企、民企、事业单位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用人需求,拓展了大家对人才培养的思路,进一步明晰了自身的责任和目标。大家表示将努力帮助在校生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立足本职岗位全力以赴做好人才培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