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转型、追求绿色低碳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高效、清洁地处理油田废水,是能源环境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近日,化工海洋与生命学院环境生态工程专业2025届本科毕业生朴翔民,在柳丽芬教授与苏关东助理教授的联合指导下,在如何高效、清洁地处理油田废水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成果《Low-carbon sustainable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 for upgrading oilfield wastewater treatment:Comparative life cycle assessment》已正式发表于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影响因子9.0),朴翔民为论文第一作者。

论文聚焦油田废水处理的低碳可持续路径,通过比较生物电化学系统与传统处理技术(如活性污泥法、芬顿工艺等)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发现生物电化学系统在降低全球变暖潜能值和人类毒性方面优势显著,分别可降低79.6%和88.2%。该技术通过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生物电能驱动降解过程,减少化学试剂使用,为油田废水治理提供了节能高效的新思路。研究还提出了全球变暖潜力计算经验公式与决策框架,助力不同区域油田因地制宜推进绿色水处理技术应用。论文共同作者还包括香港理工大学李奕政博士(共同第一作者),以及同课题组的李渤海(硕士毕业生)、丁嘉瑜(本科毕业生)。研究过程还得到了学院占敬敬教授、周豪副教授、张旭旺副教授、王雪副教授等多位老师的支持与帮助。

(左一为朴翔民、左二为丁嘉瑜、居中为苏关东助理教授)
化工海洋与生命学院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对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通过提供优质的科研平台、配备强有力的导师团队,并积极鼓励学生投身前沿科学探索,为像朴翔民这样的优秀学子提供了从课堂走向科研一线的宝贵机会。
论文信息:
Piao,X.,Li,Y.,Liu,L.,Li,B.,Ding,J.,&Su,G.(2025).Low-carbon sustainable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 for upgrading oilfield wastewater treatment: Comparative life cycle assessment. Bioresource Technology, 439, 133338.
审核:王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