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健网消息(记者 韩晓菲)近年来,“公益”这个词开始逐渐为人们所热议,然而什么样的公益形式为人们所信任?何种程度又是公民能够接受的底线?带着这个问题,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的16名同学组成“爱亦有方”公益方式调研团队,历时近2个月时间,利用寒假走访了天津、大连、营口、盘锦、洛阳等全国十余城市,回收有效问卷902份,完成了此次关于公民公益意识和行善方式的调研考察。
图为团队成员在商场做问卷调查
此次调研以分别从年龄段、公民收入、常住城市三个影响入手,对各个区间公民的公益意识、对待行善的态度、形式等进行了一系列调研和分析。调研结果倡导更透明的捐助方式,以打破公民对于捐款去向的不信任。捐款时的额度设置应充分考虑捐助人经济能力,一般以每年多次为佳,单次过多的捐助往往成为拉低公民的行善积极性的主要原因。
调研显示,75%以上被调查者均有较强的公益意识,认为社会需要公益,每个人都应力所能及帮助他人,仅有5%被调查者对公益行为持否定态度,另外20%公民持模糊态度。同时,83.06%的公民表示,行善很少是被强制的,均出于自愿。
公民不做公益的原因中,怀疑钱款去向成了最主要因素,且该比率随着公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尤为凸显,在5000以上月收入群体中达到最大68.18%。更引起注意的是,不行善的原因中,排名较前的还有“没时间或没机会,少见募捐渠道”这一选项,这表明在公益的普及上还需完善。调研显示,虽然部分公民仍因个人经济因素阻碍行善,但信任不足仍是阻碍现阶段公益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调研还关注了公民最信任的捐助机构,结果显示:由所在工作单位或者就读学校发起的募捐、义工等形式最受信任,达到43.3%,这一结果也暗示了公民在选择其行善途径时,也把工作单位的募捐放在了最经常的第一位。
在对公民行善方式的调研中,超过半数的公民更偏爱“简单粗暴”的现金捐助形式,近四成捐助者更经常使用义务劳动形式,物资捐助的偏好程度最低。25岁以下青少年和55岁以上老年人对义工形式的帮助较其他年龄段更多。调研还针对公民对于“劝募”的态度、适应的捐款频率和额度、更愿意的帮助对象等其他问题进行了分析。
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