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大学的遗产属于全人类”,在云南昆明就有这样一座历史名校,她是近代中国风雨如晦时弦歌不辍的净土,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伟大奇迹,她在建校的八年时间里培育出了数以百计的世界级顶尖人才,她就是西南联合大学!
为发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信仰行者“传承红色基因”社会实践团于2017年2月11日至2017年2月21日在云南开展传承西南联大精神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主要分为调研西南联大精神和丘北研习营两个部分,旨在学习并传承西南联大精神,把刚毅坚卓的信仰带到山区里,让孩子们紧随信仰的指引,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的更远更好。
五十里长行 谱一曲未央之歌
西南联大在昆8年,大师云集,名家荟萃,在极度简陋和艰苦的环境中,“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精诚团结,弦歌不辍。
2月12日上午,团队与吴宝璋教授就他心目中的西南联大精神及其传承意义进行深入探讨。吴老是云南省中国近代史研究会会长、云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党总支书记,年近七旬仍坚持研究西南联大历史,治学之精专令队员们敬佩不已。下午,团队与龙美光学者进行了交流,在龙先生的细心讲述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西南联大的爱国精神、人文精神和民主精神。
13日,团队步行五十余里前往散落在昆明城内的联大教授旧居,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西南联大历史与今天的距离。上午八点半,团队从云南师范大学出发,步行半小时抵达闻一多故居和李公朴先生殉难处,用默哀缅怀了民主堡垒在民主之路上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后步行四小时,分别抵达华罗庚旧居、潘光旦旧居、梅贻琦旧居,令人遗憾叹惋的是,因为一些客观因素,潘光旦先生故居作为文物未被划列为文保单位,现状之衰败令人心痛。团队在云南省社科院杨绍军教授、呈贡区文广局副局长和呈贡区文管所所长等专家领导的带领下参观了“冰心默庐”,并就西南联大研究新进展等问题与杨教授进行深入对话。
筑梦丘北 刚毅坚卓在这里永续相传
2月14日,团队抵达位于丘北县的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丘北中学开始了为期七天的研习营活动。全体学生来自丘北县八所不同的初中和小学,贫困生占据学生主体。团队成员按照年级将学生们分成七个班级,并根据自己的能力范畴分别担任语文、数学、物理、英语听力、英语写作、音乐、手工、书画、思维拓展、团队辅导、体育以及各类主题公共课的老师。
团队成员们在研习营期间遇到了很多困难,十几平的宿舍挤进了九个人,学校一直断水,队员们只能用买来的刺骨凉水洗漱。虽然环境艰苦,但队员们没有一句怨言,并乐在其中,把自己最好、最阳光的一面展现给所有学生,言传身教地告诉孩子们,输不可怕,不敢去尝试才可怕。
愿信仰 照亮你们走出茫茫大山的道路
团队利用下午休息的时间,在丘北县委的带领下,驱车前往普者黑山区探访野猪塘小学和十个贫困学生家庭。进入山村之后,茅草顶、红砖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这个山村已然独立于尘嚣之外。我们走到山村家庭中,走到孩子身边去,问一问他们的现在,以及他们的梦想。令队员们诧异的是,孩子们的梦想竟然仅仅是一本书,一辆自行车……这些我们触手可及的事物竟然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奢望。当看到顾正兰写下“我希望我能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队员们眼圈里打转着泪水,躬下身来告诉孩子们,唯有知识和信仰才能改变命运。队员们给每一位孩子带去了《西南联大二十五讲》和200元助学金,鼓励孩子们追求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精神,点一盏明灯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
身躯为路 精神为光
传承联大精神是贯彻整个实践的中心指导思想。实践过程中,团队不仅到西南联大遗址和名人旧居调研,还探寻了在现今社会环境下西南联大精神的具象体现和发展意义。
为了获取民众对于联大精神的了解情况,团队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不同人群进行数据采集,截至目前,发出纸质和网络问卷九百余份,数据来源包括学生、白领、老人等各年龄段、各社会阶层的人。团队认为现今社会对于联大历史及其精神了解不够到位,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联大精神具体所指。
西南联大精神不仅仅是“刚毅坚卓”,更重要的是勇于设立和追求最高理想并愿为之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了让更多人尤其是在校学生学习到联大精神,并主动担负起传承之重任,团队特别设立公共课为孩子们灌输在最困难的境地依然要有信仰相伴的人生观。五天六场西南联大报告会,累计受益人数2000余人,每场报告结束后,校方都对我们的公共课给予了高度评价。
队员们向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介绍西南联大精神的具体涵义和内容,旨在让孩子们在心中种下“刚毅坚卓”的种子,笃定一生不放弃对自己信仰的追求。团队后续将在盘锦校区开展以西南联大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增强校区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