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化 / 正文

【团学荟萃】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及个人答辩圆满结束

来源:校区团委 作者:校区团委社会实践部 编辑:李瑛琦 更新:2015-10-26
分享到:

为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落实国务院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同时为促进同学们对暑期社会实践的总结,增强彼此间的交流学习,提高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并推进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区的进一步的开展,校区团委社会实践部于10月11日、12日以及15日,16日分别举行了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和个人申优答辩。在本次答辩中,共有20支团队、102位优秀个人脱颖而出,获奖详情请见附件。

本次申优答辩活动首次采用两轮答辩形式,增加打擂答环节。经过前期对报告进行初审后,从申优的56支团队和169位个人中筛选出17支团队和80位个人直接进入申优答辩,其余申优团队和个人则通过打擂答辩争夺进入申优答辩的名额。最终共有24支团队及123位个人参与申优答辩。为保证此次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校区实践部特邀校区团委及各书院老师担任本次答辩评委老师。另外,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民主意识,社会实践部还邀请校区与书院团委学生会的主席团书记团、2015年寒假社会实践部分获奖团队队长以及校区自愿报名的同学组成人数为24名的学生评委团,参与了本次社会实践答辩活动的评分。本次申优答辩总分由团队报告分数(15%),现场答辩分数(85%)共同组成。

本次答辩中优秀团队和个人层出不穷。同学们或是走向各类企业,在了解当今企业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清晰了自己的职业道路;或是将目光转向山区孩子们,站上三尺讲台,用自己的青春汗水浇灌出最美的支教之花;或是独自走入社会,在暑期兼职中磨砺自己、提升自我。其中碱蓬火青海支教团带着对山区孩子们的关爱和对支教事业的坚守,他们再次出发,跨越2800多公里来到偏远的马营小学。在15天的支教过程中,他们春风化雨、走访调查,就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发自己能发出的声音,努力为每个孩子构筑一个走出大山的梦。“政法零距离”团队欲与法相知,走访各大律师事务所,与知名律师进行了沟通交流,答疑解惑,同时亲身体验了法院真实案件的审理,在走近未来中,一点点走进未来;个人中,星星荧光队长黄雅慧奔赴横店影视城,体验群演的生活,探寻每一个小人物背后的泪水与汗水;刘笑言报名竞选第六届中学生领导力大赛的志愿者,如愿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开启了一场难忘的志愿者经历,感受每一份工作带给他的历练。同时评委们认真倾听,根据答辩内容不时提出问题与疑惑并给予了建设性的建议。

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活中起到了纽带的作用,它作为一个过渡的环节联系着学校和社会,使得同学们在学生阶段就能通过这种方式初步接触社会工,体验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多彩生活,并为以后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奠定基础。在看到同学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和精彩纷呈的答辩后,评委老师们也给予此次答辩活动极高的评价:“随着各位同学、各团队间的互相交流学习,如今同学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进行情况和答辩水准已经比以往各届有了很大的提升。老团队能够寻找新的角度让社会实践活动得到进一步的突破,新团队能开创自己的实践主题和模式。校区未来的社会实践活动也一定会越做越好”。伯川书院团委书记李永亮也特别指出“发扬实践精神、分享实践经验,如种子一般,带出自己的团队,将实践的意义最大化”。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得到了校区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共有千余名同学、近百名支团队在暑期中践行自我,足迹遍布全国28个省、直辖市。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校区学子向人们展现了大工人蓬勃进取的精神面貌,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的名片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校区实践之花将开遍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