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环境污染与生态监测研究室在国际期刊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简称STOTEN)(JCR一区,IF10.753)发表学术论文《IsolatingFistulifera pelliculosafrom the northern Bohai Sea and analyzing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antibacterial and nutrient removal potential》
微藻作为海洋环境中重要的初级生产力组成部分,在海洋营养盐利用、生物活性物质生产、生物油脂生产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院环境污染与生态监测研究室Russel副教授长期聚焦渤海微藻资源的获取与应用,及菌-藻共生体系相互作用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在本研究中,课题组从渤海北部海域分离并鉴定了六株微藻,其中隶属于硅藻纲(Bacillariophyceae)的藻种Fistuliferapelliculosa用于生物活性物质产生及营养盐利用的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 随后,本研究进一步考察了pH、藻密度、盐度、温度等因素对三株藻种生物量的影响;生物活性物质如硅藻黃素、叶绿素a、岩藻黄素的产量;藻种蛋白、糖类、脂类含量;以及三株微藻的抗菌和营养盐移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所获得的三株藻种均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物质产生能力、高脂含量、抗菌能力和氮磷移除能力。这些特性揭示了渤海微藻在食品、生物燃料及环境污染物去除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环境价值。
硕士生王静是论文第一作者,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单佳佳副教授、张大勇教授以及郑州大学Md. Asraful Alam教授为论文共同作者,研究室Mohammad Russel副教授是本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
研究工作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DUT22QN237)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