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李志义教授漫谈创新与创新教育

来源:教学事务部  作者:刘畅  编辑:张涛  更新:2013-12-10
分享到:

    12月6日,受盘锦校区邀请,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国家级李志义教授亲为校区教师做了题为“漫谈创新与创新教育”的讲座。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兼盘锦校区管委会主任卢中昌、盘锦校区管委会副主任贺高红、盘锦校区党工委副书记兼管委会副主任郭金明及近70位教师聆听了讲座。

   

    李志义教授从“国家发展战略”、“知识本质特征”、“思维方式特点”、“方法论的角度”、“高校人才培养”以及“课堂教学改革”六个角度解读了创新及创新教育。其洽博多闻的独到见解和收放自如的授课方式让台下的老师发自内心地感慨:不愧是国家级,创新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经过李志义教授的“创新”立刻旧貌换新颜,原来听讲座也可以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

    在不到两个小时的讲座里,李志义教授旁征博引,“漫”而不“散”,引领听者展开了一段穿梭于古今中外的奇幻旅程;其中既充满了逻辑思维的缜密推理,又通过生动的比喻、直观的图像,充分调动台下观众的形象思维,让听众感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头脑风暴。作为第四届高等学校,李志义教授与讲台已经有29年的不解之缘。在他看来,三尺讲台虽小,却是教师展示才华的大舞台。每一次授课,都是一次精心准备的艺术表演。教材是脚本,教师是导演,经过导演对脚本的再创作,以及作为演员的学生们的全情投入和临场发挥,才能共同呈现一场精彩的表演,而双方在表演的过程中各自收获心灵的满足。

   

    李志义教授在讲座中体现出的知识储备让很多老师由衷折服。即便已经走上管理岗位多年,李志义教授依然坚持给本科生授课。为了在网上查找资料,甚至是一张图片,他经常要备课到后半夜。在授课这门高度精炼的艺术中,“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理同样适用。李志义教授身体力行地印证了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并用生命继续书写着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

    创新型国家的构建要立足于高等教育的创新,中国梦的实现也要靠亿万个平凡人的平凡梦构筑。通过这次讲座,对教师而言,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如何从创新自身授课方式做起,从让学生爱上课堂做起,从变“教书”到“育人”做起,最终实现“德才兼备、文理兼融、通专兼顾、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学研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而言,如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如何实现“看山是山”到“看山还是山”的跨越,如何将学与思结合,知与行统一,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明确了这些,“大工梦”将不会是高不可攀的空中楼阁,“中国梦”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乌托邦!


 

    李志义个人简介

    李志义,男,1982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机械专业,1984年获硕士学位,1991年公派德国攻读博士学位。1984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历任大连理工大学化机系副主任(主管教学)、化机系主任、化工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教务处处长、副校长(主管本科教学)。主编《过程机械》教材被列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持的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获批为国家精品课程,负责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获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先后主持国家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5项;在《中国大学教学》、《中国高等教育》等重要期刊及其他期刊和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69篇,共计37万余字。近年来承担和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基金项目2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国家专利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2008年获第四届国家奖。

    现任教育部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辽宁省压力容器学会副理事长,大连理工大学流体与粉体工程研究设计所所长,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