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发展大计,谋划美好愿景。出席第十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代表们,将关注学校改革发展的热望汇聚于审议2014年学校工作报告中,围绕校长郭东明院士在大会开幕式上所作的学校工作报告,其核心内容——深化改革,强化特色,努力在“争创一流”中实现良好开局,展开热烈讨论。校领导魏小鹏、郭东明、姜德学、李成恩、卢中昌、李俊杰、曲景平分别在各组参加了讨论。

参会人员分成七组,分别进行了小组审议。讨论会上气氛活跃,发言踊跃。代表们对学校2014年工作取得的成绩深感振奋,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代表们认为,学校工作报告对2014年工作成绩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当前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明确了2015年的主要任务。对2014年的工作部署,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对未来的展望,目标振奋,令人鼓舞。认为报告对2014年的工作回顾实事求是,对当前的形势任务分析客观,把握准确,对2015年的工作安排思路清晰,措施有力。代表们就报告涉及到的总目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办学、服务保障能力、校区布局规划及党建工作等进行了热烈讨论。
郭东明校长在报告中指出,谋划推进一流大学建设,要以争创一流为总目标,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启动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的研究与制定工作,推动建设能力大工、活力大工、实力大工、魅力大工,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格局。围绕推进学校争创一流,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任务和目标,与会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一系列富有建设性、思想性的意见和建议。与会者认为,这为今后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确定了基调,很鼓舞人心。学校发展思路明确,提出要推动形成大工特质的发展模式,这需要集中大工人智慧凝练总结什么是“大工特色”,要推动管理重心下移,让学部、学院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和发展的内生动力。
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提高质量,培育拔尖创新人才。代表们对此反响热烈,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整合校内外育人资源,助推全员育人工作格局的建立;进一步落实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责任,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提高对本科生教学的重视程度,建立教学考核的量化指标,建立健全教师投入教学的动力机制,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进一步加大教学资源建设力度,加强教与学结合,夯实本科教学基础;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培养保障体系建设,形成研究生培养质量过程管理的新常态;进一步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吸引优质生源,提高生源质量。
围绕学科建设,代表们认为学科建设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是学校谋划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龙头,要贯彻落实学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争创一流”的总要求,必须站在战略高度做好学科发展的顶层设计,同时应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关政策;要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特别是在争创一流学科的过程中要集中优势办大事,尽快拿出具体方案推动学科建设上水平;各学部学院应针对自身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凝练发展重心,明确发展方向,扬长避短,寻求突破。
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创新驱动,提升与服务能力。代表们认为,要继续推进“2011计划”相关工作,加强“组织大团队、谋划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培育大专家”的工作力度;加强文科顶层设计,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上水平、上层次;整合学校科技资源,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产学研布局,进一步壮大科技产业。
关于师资队伍,代表们的讨论同样热烈。报告中指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汇聚一流师资队伍。代表们认为,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需要学校配套相应的政策,加大资金投入;要加强队伍建设,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同时要注重培养本土成长起来的学科带头人;要活跃学术氛围,营造学术争鸣、新思想竞相迸发的学术环境,使教师能够真正沉下心来进行研究,不断提高科研质量。
针对报告中提出的加强内涵和载体建设,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代表们认为,学校既要谋划顶层设计,又要深入基础,从细节入手进行转变。应尽快完善外文网站,方便世界了解学校;加强与国际知名学者的合作与联系,拓宽精英人才引进的渠道;细化对留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完善留学生的专业设置,健全留学生教育的课程体系。
围绕支撑与服务保障能力建设,代表们认为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保障体系,真正的人才需要个性化的服务保障;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服务型后勤建设;机关职能部处要加强精细化管理,相互协调推进工作;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的管理和整治,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报告提出,要明确功能定位,进一步完善校区战略布局规划。代表们建议“一校两地三区”的布局要实现规划统一,发挥各校区的特点;完善盘锦校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稳步提高校区办学质量;要加强校园的规划建设,统筹西部校区的综合管理,对西部校区文化建设、交通规划、安防设施等要尽快提上日程。
关于加强党的建设,代表们认为,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是全校师生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需要汇聚智慧力量,为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进一步推进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同志服务工作,把老同志的生活丰富好、待遇落实好、困难解决好;群策群力建设和谐大工。
聊愿景、提建议、盼发展,真知灼见透出关切与期盼。这份源自心底的热爱,将不断集结,成为助推大工在“争创一流”新征程中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