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非遗手艺 致力文化传承
盘锦非遗小亮沟苇编走进大工
3月12日下午,“巧夺天工”——盘锦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大工系列之小亮沟苇编体验展在E02大学生活动中心拉开序幕。小亮沟苇编的传承人们与盘锦校区师生面对面交流,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展示奇妙的苇编手工技艺,为校区师生奉上一场精彩的非遗文化盛宴。盘锦市群众艺术馆馆长、盘锦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刘仁,人力资源与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张涛出席活动。

盘锦小亮沟苇编传承人唐恒首先向大家讲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并深入介绍小亮沟苇编的历史发展以及保护。唐恒指出盘锦自汉代以来,以其肥沃的土地,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小亮沟沿辽河一带芦苇资源相当丰富,据老一辈人回忆,苇编手工技艺传承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然而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各种新产品的出现,苇编制品使用量大幅度下降,并且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唐恒表示随着国家的重视,在盘锦市群众艺术馆、市非遗保护中心以及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下,小亮沟苇编成功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使这项古老原生态的手工技艺重新焕发生机。对于苇编唐恒总有说不完的话割不断的情,对于苇编的未来他充满信心,“一方面,苇编制品的环保以及通风透气性是今日的现代化产品所不能比的,具有很大的优势。第二,经过努力目前为了保证苇编工艺传承,每年都举办苇编培训班,由老一辈手工艺人亲自教学。第三,如今我们也会接收到类似于淘宝的订单,订单一下来,大家聚在一起编织芦苇,不仅能有收益而且大伙从心底里感觉到幸福快乐。”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互动环节,小亮沟苇编工艺师姜万玲、陈敏向大家展示了苇编的制作过程。只见她们灵活的双手在一根根苇草间来回翻转,不一会的功夫一双草鞋就呈现在大家眼前。现场师生对大师熟练的技艺赞叹不已,纷纷围坐在老师身旁观摩学习,有的同学还拿起苇草在大师的指导下编织起自己的作品来。这种互动体验的方式让现场的气氛活跃起来,大家都沉浸其中过了一把非遗文化瘾。
据悉,3月13日至29日,丰富多彩的小亮沟苇编作品将继续在E02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厅精彩呈现,欢迎校区广大师生前往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