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区介绍 组织机构 办事大厅 书院风采 招生就业 校友-捐赠  

盘锦校区《奋斗者》第二季第五场报告会圆满结束


编者按:今年是校区建设十周年,“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险夷,履之者知”,在这片红海滩的土地上奋斗过的大工人,都是校区事业日益繁荣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奋斗者”!《奋斗者》第二季系列活动,邀请校区创业元老、见证校区成长的优秀校友代表和正在校区努力拼搏的优秀学生代表,共同回首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分享学习、工作、生活感悟,进一步激发校区师生深化改革的志气,鼓舞“二次创业”的士气,夯实砥砺前行的底气,凝聚持续发展的人气,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5月12日晚,《奋斗者》第二季第五场报告在E03报告厅如期举行。本场报告特邀生命科学与药学学院优秀校友2018届毕业生李含笑与2019届毕业生刘昕倬分享他们的奋斗故事,帮助校区青年廓清思想迷雾,激发奋进动力。

人生的无限可能性

不破不立,勇于开拓。目前就职于人民邮电出版社的李含笑在报告会中讲述了自己在大工积极提升自我的奋斗历程,以及在读研期间对自己未来的思考并最终选择从事文学工作的经历。作为“梦起云滇”公益服务项目的发起人,李含笑三年坚守,始终如一的坚守在志愿服务一线,感染了身边许多人,并致力于将短期支教朝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方向发展,带给孩子们更多走出大山的可能。他认为“比起结果,过程更重要”,鼓励同学们应该在大学期间积极探索,广泛参与科创竞赛、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等课外活动,认识更多优秀的人,在人际交往中锻炼沟通与组织能力,发现人生的无限可能,开阔自己的对世界的认知。

有一分光,发一分热,青春因奋斗而精彩

奋力拼搏,敢于担当。刘昕倬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大工的学习生活以及在疫情肆虐时的奋斗故事。“我以近乎苛刻的标准要求自己的成绩”,刘昕倬靠着一股韧劲在大一学年取得了专业第一的好成绩;同时,她也勇于尝试新鲜的事物,积极地投身到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中去。在大工,她收获了有温度的广域教育,让她看得更深,走得更远。2020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刘昕倬毅然放弃假期,主动请缨加入导师刘定斌教授筹备的新冠病毒检测试纸研发团队,开始了长达三个月分秒必争的高强度研发工作。“那段如同‘压缩饼干’的日子让我飞速成长”,在突破重重困难后,她所在科研团队研制的检测试剂盒终于顺利投入生产,而她也荣获了“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的荣誉称号。报告的最后,她鼓励在场的同学们无论晴天雨天,一定要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在人生路上永不止步。

在互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现场气氛活跃。大家提出的有关学习、生活、未来发展等问题,得到了两位校友的认真解答。关于如何跳出思维定式,勇敢做出转变的问题,李含笑给出建议只有抓住机会,硬着头皮去尝试,才能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关于选择深造还是就业,刘昕倬认为人生不止一种选择,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勇于不断寻求新挑战,积极探索自我的内在边界。

本场报告中,李含笑和刘昕倬两位优秀校友用自身奋斗经历展示了新时代青年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时代的考题已经列出,我们的答卷正在写就,相信校区学子会在榜样的激励下步步成长,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助力大工一流大学建设“加速跑”。

(来源:生命科学与药学学院  作者:生命科学与药学学院  编辑:邓娟  更新:2023-05-17  点击:次)
 
 校区信息公开  
 
         校区文件             校务公开
 公告  
 我爱校区  
 高教动态  
校际联动 共享就业 275所高校携...
教育部部署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
教育部部署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
2023年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千方百计促...
 新媒体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新浪微博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QQ空间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人人网公共主页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微信公众平台

地址:辽宁省盘锦市辽东湾新区大工路2号  邮编:124221  校区总值班室电话:13700078781,(自动)传真:0427-2631928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大连理工大学主楼西侧楼227房间  邮编:116024  邮箱:pjdut@dlut.edu.cn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1357号